
2022年10月12日,一家鲜为人知的企业,突然以一种极为高调的姿态闯入人们的视野。
在当天公布的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来自深圳的正威集团,以7200亿的年营收左踢华为右蹬腾讯,成为了广东第一大民营企业,相较于后两者在大众心中的知名度,正威显然远远不如。
榜单发出后,面对网友们发出的正威集团是谁?是做什么的疑问,很快便有热心“媒体”集体发文解答:正威集团是一家从事铜冶炼与加工的制造企业,集团在北美、南美、非洲等地拥有多座矿山,其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超过10万亿,其中铜矿储量约在2400-3000万吨之间
3000万吨铜是什么概念?根据自然资源部在2022年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我国拥有的已探明铜矿储量为3494万吨,一个正威集团拥有的铜矿储量就快赶上全国了。
也正因此,正威集团的创始人王文银,又被“媒体”冠以了:世界铜王的称号。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又是一位平素低调、闷声发财的商业大佬?
故事呢,通常都会在最精彩的地方迎来转折,而正威这个故事的转折点就在于,所谓的7200亿年营收和总价十万亿的海外矿产资源很有可能是吹出来的。
没错,这家拳打华为脚踢腾讯的广东第一民企,很有可能是一张被吹起来的牛皮,这个转折,够刺激吧?
02
正威集团的事想要弄清个究竟,还得从创始人王文银说起。
根据王文银接受过的一些采访,他的人生经历大体上可以归类为四部分。
早年间是个国企职工,因为心中有梦,1993年辞职南下深圳打工。
1995年,他创办电线制品厂,两年后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在同行们接连抛售资产之时,王文银选择看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一次性从同行手中并购了100台机器,并拿下了当地最大的厂房。
这场豪赌,让他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商之一,到1999年,正威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10亿。
2003年,非典危机使得全球铜矿价格暴跌,作为电源线生产商,王文银决定趁机从冶炼加工向上游的采矿进军,并购300万吨矿产资源。
仍然坚定看多的王文银,最终借着这场危机让正威的产值踏上了百亿关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致使国际铜价暴跌至历史低点,再次坚定看多的王文银果断出手,在全球并购了几十座矿山,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商之一。这一次的豪赌,让正威集团的产值成功在2011年站上1280亿。
至此,正威集团完成了腾飞,在此后的十年多年时间里,正威系又多次出手在海外并购,最终拥有了在前文中提到过的:总价10万亿的矿产资源储备和3000万吨铜矿。
正威集团在成为广东第一民企后,B站知名UP公开发文表示:中国地质科学院曾在2018年发表过一篇论文汇总了全球4400多座铜矿山,其中中国海外铜矿项目50个,总储量4400万吨,在这其中并没有看到正威集团的身影,内容直指正威集团的3000万吨铜矿涉嫌造假。
该言论在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后,正威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正威新材发布回应称:基于所属国家特定的法律和监管环境,矿产资源实无必要生搬硬套置备于公司名下。
随后又在一张发往B站的商请函中提到: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矿产资源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被当地反华势力打击破坏,因此很多矿权是非公开的。
到这里,正威集团的回应逻辑其实就已经出了点问题,既然出于保密和安全的缘由不公开矿权,又为何要在公开的企业宣传中大肆报道公司拥有3000万吨铜矿和总价10万亿的矿藏储备?
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在矿产问题引发舆论关注后,正威集团从官网删除了这部分内容,但互联网上还有种东西叫网页快照,在正威集团通过媒体发布的多篇通稿中,都还能找到相应的描述。
除了矿产的问题以外,正威集团高达7200亿的年营收也存在着诸多疑点。
今年6月份,网易清流工作室曾撰文,质疑正威利用旗下大量的子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再用关联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质押融资,由此做高企业的营业额。
不过,由于正威集团并非上市实体,财务报表不对外公开,难以进一步核实其中的具体细节,但作为中国最大民企之一的正威,显然没有表面上那么风光。
03
一家低调了二十多年的企业,为什么会突然在2022年站到舞台中央?
此前曾有媒体统计过正威集团在官网放出的41个产业园,结果发现其中有24个项目是在2019-2022年期间密集开工的。
是不是对这种操作有点眼熟?
没错,在此前王文银的经历介绍部分,有提到过正威集团产值规模的每次暴涨都是在危机中坚定看多实现的,这难道又是王老板的一次坚定看多?
然而,事实上却是正威在各地通过动辄允诺上百亿的产业园投资为代价,从当地手中拿到了大量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
比如以2013年投建的兰州新区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例,正威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华汇置业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累计从兰州市拿了19个地块;
2018年正威在新疆乌鲁木齐投建产业园,华汇置业在当年底拿下了8个住宅地块;
2021年4月,正威在浙江湖州的光电一体化产业园开土动工,次年正威集团拍下了湖州市南浔区的一块住宅用地。
有朋友是不是有点疑惑?投资上百亿,就为了这么几块地?
并非如此,正威集团所允诺的百亿投资,通常都是分期进行的,而产业园的一期工程投入,大多是依靠产业园的项目向银行贷款得来的。
这种并非孤例的情况,代表着正威在各地的拿地成本,几近于无。
这些住宅用地当然不是正威集团自己开发,而是转卖给了包括中南建设、城投、保利等多家房地产开发商,而其中绝大多数的地块,都流向了正威董事长王文银的挚爱亲朋-许家印手中。
2017年11月,恒大地产引进了6家战略投资者共计600亿元的融资,其中就有王文银的50亿元。
从网上能搜到的相关报道来看,王文银对许家印可谓是颇为认可,不止一次的提笔赠字给对方,网上流传甚广的那首许家印卓越而伟大的藏头诗,就是王文银的手笔。
不过,王老板眼下恐怕是没工夫管他的挚爱亲朋了,9月4日,有媒体报道正威集团因一笔1.03亿的债务未执行而被采取强制措施,王文银因此被限制高消费。
尽管正威集团在第一时间回应是旗下子公司与项目工程方存在沟通问题,目前已得到妥善解决,但一家年营收超7000亿的公司出现这种规模的财务与法务疏忽,实在是有点过于离谱。
9月12日,正威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又被媒体爆出出现降薪裁员,在岗员工没事干被安排轮流割荒草的消息。
从3000万吨铜矿到7200亿营收,再到40多个投资上百亿的产业园和被1亿工程款执行的高消名单,作为中国最庞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正威集团展现给外界的并不是业务逻辑完善周密的商业实体,反而更像是一个四处拆东补西的缝补匠。
今年,正威以6087亿的年营收继续领跑广东民企,但围绕着正威集团,仍有诸多疑点等待解答。
